探尋黑豬養殖的致富之路—華中農學子赴神農架宋洛鄉開展社會實踐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7月19日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赴神農架林區社會實踐團隊來到了神農架林區宋洛鄉后山坪村,通過實地考察和調研,深入了解了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并對鄉村振興戰略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以此來探尋后山坪村黑豬養殖的致富之路。
(實踐隊隊員與格林有限公司負責人及直播人員在黑豬養殖基地門前合影 蘇雪梅 攝)
神農架林區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生態資源聞名遐邇。宋洛鄉后山坪村作為神農架內的一顆璀璨明珠,因其優越的生態優勢和地理條件吸引了眾多農業投資者的目光。神農架林區格林農業有限公司便在此選址,建設了黑豬養殖場,致力于推廣綠色、健康的生態養殖方式。
7月19日早晨,實踐團隊成員乘坐大巴車,穿過山間的薄霧,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來到了位于神農架宋洛鄉后山坪村的神農黑豬繁育基地。據格林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龔峰介紹,這里的黑豬每天在山林中散養12個小時,生長周期長達17個月,有著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的特點。新鮮宰殺的豬肉借助電商平臺可以在24小時之內送達北上廣深等地點,保證其鮮度。
(黑豬養殖基地工作人員在上山散養黑豬 蘇雪梅 攝)
“為了提高黑豬的肉質,我們一邊用純糧飼養來增肥,一邊放到山上去散養來減肥,每頭豬都要這樣養到17個月,跟小時候家里每年養豬一樣。”黑豬繁育基地的工作人員介紹到,“我們的養殖理念可能與其他的養殖戶不一樣,現在不管是養殖還是種植,很多企業都追求產出的效率,導致我們這代人記憶中小時候的味道難以遇到了。所以我們就采用了不一樣的養殖方式,希望能用時間換得我們記憶中小時候的豬肉的味道。”
(格林有限公司負責人龔峰在給實踐隊隊員介紹黑豬產業的具體情況 蘇雪梅 攝)
黑豬養殖場的直播部分負責人向我們介紹,現在農業最關鍵的問題其實不是養殖,而是怎么把自己的東西賣出去,并且讓客戶愿意買了再買。為了解決黑豬肉銷路的問題,他們創辦了自媒體賬號“亮亮的神農黑豬”,嘗試開始網絡直播賣貨,打造自己的專屬品牌,將山里的黑豬肉賣到全國各地。如今,一場直播的成交額達到了一萬余元,直播團隊也有了忠實的粉絲和回頭客,產品深受大家喜愛和歡迎。豬肉成交成功后,工作人員會將不同顧客的商品速凍成塊、真空打包、發送快遞,保證豬肉在成交的第二天運至武漢,然后通過順豐發貨,空運到各個省市的顧客手中。
(直播賣貨場地 蘇雪梅 攝)
(格林有限公司負責人龔峰在接受由豬油制成的肥皂 蘇雪梅 攝)
除了售賣豬肉,龔峰團隊為了減輕豬肥膘、豬糞會帶來的環境問題,充分地利用它們創新發展了許多副產品。負責人龔峰向我們介紹:“我們利用顧客不要的豬肥膘熬制了豬油,向其中加入何首烏、當歸等藥材以及艾草汁做成了肥皂;將豬糞還田變成肥料,讓地里的蔬菜成為真正的無公害綠色蔬菜。我們還采摘了山里純天然的野生艾草,經過蒸餾收集到了精油和純露,這些商品也很受粉絲的歡迎。”這種營業模式不僅實現了產品的深加工和產品類型的多樣化,還促進了資源的高效利用。相信龔峰團隊在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的引領下,會在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在助農方面,龔峰團隊積極幫助當地村民售賣村民自己種植的農產品,收購村民手中的中藥材和其他養殖黑豬過程中需要的物資,期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和影響力幫助當地人提高收入,過上更好的生活。
(工作人員在種植有機蔬菜 蘇雪梅 攝)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實踐團的成員們不僅獲得了寶貴的社會實踐經驗,拓寬了視野,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也有了顯著提升。展望未來,我們希望能夠投身于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之中,將自己的青春融入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之中,以我們的熱情和活力為這一宏偉目標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