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劉蔓儀劉婉瑩)7月14日下午,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惠溪知行”鄉村振興促進團與湘西古丈縣古陽鎮會溪村支書粟裕展開深度對話。此次訪談聚焦脫貧攻堅成果鞏固、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及人才文化培育等核心議題,勾勒出會溪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奮進軌跡。

圖為粟裕與實踐團成員對話交流
筑牢防線,鞏固脫貧成果
“2016年我們村脫貧摘帽,但防止返貧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粟書記強調。自脫貧以來,會溪村將防止規模性返貧作為首要任務,建立了覆蓋17戶重點監測對象的動態預警機制,從就業、產業、教育、醫療等方面實施全方位幫扶。針對村民就業增收問題,村“兩委”采取多種措施,一方面開發公益性崗位,另一方面推行“311”就業精準服務模式,拓寬了全村勞動力就業渠道。如今,脫貧戶收入來源從單一模式轉變為“特色種植+外出就業+公益性崗位”的多元結構,增收基礎更加穩固。
產業突圍,破解發展瓶頸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石。”粟書記介紹,會溪村已形成茶葉、柑橘和藥材三大主導產業,覆蓋約70%的農戶。然而,產業效益提升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市場銷路不暢,優質農產品難以走出大山;二是交通條件落后,物流成本高,制約了產業發展。此外,鄉村電商人才匱乏,也給產業升級帶來挑戰,會溪村產業發展仍需攻堅克難。
內外兼修,打造美麗鄉村
在硬件設施方面,會溪村持續改善基礎設施,每年實施產業園配套、人行步道修建等項目,衛生廁所改造基本完成,生活垃圾實現集中收運處理。在鄉風文明建設上,通過宣傳引導,有效遏制了大操大辦等陋習,村容村貌和村民精神風貌煥然一新。村里還經常組織歌舞表演等特色活動,為鄉村生活增添活力,也為文化傳承提供了載體。
人才為要,賦能鄉村未來
談及未來發展,粟書記思路清晰:“下一步重點是發展產業,其次是人才培養。”他特別提到一位返鄉創業的青年民宿主,表示村“兩委”會全力配合支持其發展。對于“惠溪知行”這樣的大學生實踐團隊,粟書記寄予厚望:“希望有更多高校團隊來村里,宣傳會溪村的發展故事和需求,帶來高校的智慧和活力,為鄉村振興出謀劃策。”
此次訪談,讓“惠溪知行”團隊深切感受到會溪村的發展活力,也體會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基層的生動實踐。當青春智慧融入鄉土情懷,會溪村的振興之路必將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