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9時,山東財經大學民俗體育調研團隊泰安分隊來到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會議室,對陳氏太極拳第11代傳承人、正華堂太極館負責人李岳峰進行深度訪談。此次調研旨在了解傳統武術在現代社會的傳承現狀,探索民俗體育創新發展的可行路徑。
一、傳承人背景與淵源 "我今年46歲,研習太極拳有20多年,正式從事傳承工作是最近這幾年。"李岳峰在訪談開場時自我介紹道。當談及與陳氏太極拳的淵源時,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泛黃的古籍,向調研團隊展示。"我老家在泰安岱岳區,祖父和外祖父都是當地的中醫,外祖父也是做藥材生意的商人,一個從醫,一個從藥。所以我覺得我帶著這個傳統文化的基因。"這本珍貴的拳譜不僅記錄了招式要領,更重要的是傳承了太極拳的文化精髓。

圖為傳承人向隊員展示古籍 周紫寧、李雅雯攝
訪談中,李岳峰向調研團隊介紹了正華堂太極館的發展歷程,并就陳氏太極拳的傳承歷史進行了講述。

圖為傳承人向隊員講述傳承歷史 周紫寧、李雅雯攝
二、創新傳承模式探索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傳統武術的活態傳承面臨諸多現實挑戰。在訪談中,李岳峰詳細介紹了正華堂太極館的創新實踐。
該館采取"互聯網+商業運營"的雙軌傳承模式。線上方面,通過新媒體渠道進行推廣宣傳;線下運營則采用差異化課程體系,既面向普通愛好者開設常規課程,也為企業、機關單位等團體客戶提供定制化培訓服務。這種商業化運作既保證了傳承的可持續性,也擴大了受眾覆蓋面。在課程設置上,正華堂保留了傳統陳氏太極拳的核心體系,同時根據不同學員需求開發了多種衍生課程。

圖為傳承人接受訪談 周紫寧、李雅雯攝
三、傳承中面臨的挑戰 在傳承過程中李岳峰認為,對于做商業化路徑,他們將所學的東西,扎扎實實掌握,懷著不斷擴大市場、讓更多人知道傳統民俗的心去辦事。
但是,李岳峰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來找我們的人,他們不一定愿意從零開始系統學習太極拳,可能只愿意學習一部分。"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太極拳的完整傳承。對此,他引用統計學中的大數定理來解釋:"當數量足夠多時,小概率事件也會發生。我們盡力擴大市場,總能遇到真正熱愛并愿意深入學習的人。"這種"以量保質"的思路體現了他對傳統武術傳承規律的深刻理解。

圖為隊員與傳承人合影 周紫寧、李雅雯攝
調研團隊在實地走訪中真切體會到,傳統武術的傳承發展既需要堅守文化根脈,更離不開與時俱進的創新實踐。傳承人強調,創新并非拋棄傳統,而是讓古老拳法在新時代煥發生機,雖然以商業形式傳播太極拳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只有學習太極拳的人群基數越來越大,才能夠有更多的人愿意學習太極拳的完整體系,讓太極拳更好的傳承下去。此次調研不僅記錄了傳統武術的傳承現狀,更為民俗體育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有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