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集美大學理學院“童言綠洲”實踐隊走進祥美社區(qū),以“真假難瞞少年眼,騙術不欺智者心”為主題,為五、六年級學生創(chuàng)新開展反詐社會實踐活動。活動通過趣味互動、知識傳授與沉浸體驗相結合,切實提升兒童識騙防騙能力。
圖片為實踐隊在祥美社區(qū)與兒童合照 呂思欣 孫柔韻 攝
一、認知啟航:趣味互動筑牢防騙根基 活動伊始,實踐隊通過問卷調查精準掌握兒童反詐認知現(xiàn)狀。破冰游戲“抓手指”迅速調動參與熱情,當故事中“詐騙”關鍵詞響起,孩子們在緊張刺激的抓握閃避中自發(fā)分享身邊案例,直觀感知風險無處不在。隨后的“Emoji符號猜成語”環(huán)節(jié)巧妙融合傳統(tǒng)文化與防騙智慧,孩子們在限時競猜與小組討論中,領悟“逃之夭夭”“防微杜漸”等成語映射的詐騙手法本質以及反詐意識,隊員即時解析其現(xiàn)實應用,深化理解。
圖為實踐隊與兒童的反詐互動環(huán)節(jié) 呂思欣 孫柔韻 攝
二、知識賦能:聚焦剖析假冒身份騙局 實踐隊員緊扣“假冒身份詐騙”核心,精心播放真實案例短視頻,生動拆解“免費游戲皮膚”、“冒充明星助理”、“假冒熟人借錢”等高發(fā)騙局。結合案例,深入剖析詐騙話術與心理操控手段,引導孩子們思考應對策略。“反詐知識大闖關”環(huán)節(jié),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通過選擇題、判斷題及情景分析題的激烈角逐,將所學知識迅速轉化為實戰(zhàn)判斷力,在搶答與討論中鞏固防騙要點。
圖為兒童在反詐活動中積極參與其中 呂思欣 孫柔韻 攝
三、實戰(zhàn)演練:“狼人殺”沉浸破譯詐騙劇本 下午的重頭戲“假如詐騙是一場狼人殺”情景劇將活動推向高潮。15名兒童分別扮演“法官”、“騙子”(假冒老師、同學、明星、老人、游戲客服)、“平民”及“反詐宣傳員”,沉浸式演繹班級群收費、游戲好友借錢、明星福利陷阱、街頭拐騙、游戲皮膚解凍五大經(jīng)典詐騙場景。通過角色對抗,孩子們親歷騙局話術,“反詐宣傳員”的及時“破局”與關鍵提醒,則強化了“核實身份”、“拒絕轉賬”、“及時求助”三大核心原則,使知識內化為防護本能。
活動尾聲,隊長總結強調:“詐騙劇本萬變,少年智慧是最堅實的盾。今天鍛造的防騙本領,將成為你們成長路上的鎧甲。”實踐隊將把活動素材制作成反詐短視頻于社交媒體傳播,推動實現(xiàn)“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守護整個社區(qū)”的聯(lián)防共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