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反詐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雙軌并行的時代背景下,7月6日-7日,集美大學理學院“童顏綠洲”實踐隊走進廈門市信毅社區和寧寶社區,以“陌生交往辨正邪,尋求幫助需謹慎”為主題,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兒童反詐宣教活動。通過“知識+游戲+實踐”的創新模式,將反詐教育融入社區治理,為廈門打造兒童友好型城市注入青春動能。
圖為實踐隊在“出征儀式”上合影 崔雅樂攝
反詐課堂進社區 筑牢兒童安全網 活動現場,實踐隊成員化身“反詐小老師”,結合動畫視頻和互動問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孩子們揭秘“游戲充值詐騙”“冒充親友求助”等常見騙局。“騙子會假裝送免費皮膚,大家要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宣講中,隊員們通過情景模擬引導孩子們識別陷阱,并傳授“不輕信、不轉賬、快報警”的防詐口訣。
趣味游戲激活力 寓教于樂潤童心 在反詐游戲活動現場,實踐隊延續寓教于樂的理念,組織小朋友們化身“防騙小衛士”,在趣味游戲中解鎖安全技能!團隊協作的“看圖猜詞”讓反詐關鍵詞在搶答中深入人心,“文字掃雷”游戲里孩子們爭分奪秒翻牌拼出“人際交往需謹慎”的防騙金句,反詐故事接龍中大家腦洞大開演繹機智應對套路的劇情。這些融合了反詐知識的創意游戲,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把反詐的安全理念刻進心里,將防騙意識傳遞到每個角落。
圖為實踐隊在寧寶社區與小朋友的游戲現場合影 呂思欣 孫柔韻 攝
情景劇里學防詐 童聲演繹傳安全 7月7日下午,寧寶社區的活動現場掀起創意熱潮。實踐隊將反詐教育融入兒童戲劇體驗,組織孩子們分組演繹“網絡虛假福利騙局”“虛假中獎騙局”等常見詐騙場景。“遇到免費送游戲皮膚的‘好心人’怎么辦?”小朋友們用稚嫩的表演還原了“不透露驗證碼”“立刻告訴家長”的正確應對方式。活動更創新引入短視頻拍攝環節,由隊員指導孩子們剪輯制作成系列防詐微視頻,這些充滿童真的作品將通過社區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讓安全教育從線下延伸到線上,形成“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的輻射效應。
圖為兒童參加實踐隊情景模擬活動合影 呂思欣 孫柔韻 攝
校社聯動聚合力 共繪友好新圖景 信毅社區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是社區與高校協同推進兒童友好建設的創新實踐:“大學生用年輕人的智慧為基層治理帶來新思路,反詐與兒童發展的結合讓社區服務更有溫度。”據悉,童顏綠洲實踐隊后續將深入巡司頂等兒童友好型社區等試點,通過“反詐童謠創作”“安全地圖繪制”等系列活動,持續助力廈門構建“社會參與、兒童受益”的友好型社區生態。
在數字化時代,兒童已成為詐騙分子的潛在目標。童顏綠洲實踐隊以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播撒安全種子,既呼應了國家反詐行動的戰略需求,又踐行了“兒童優先”的發展理念。這場活動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場關于責任與創新的生動實踐——當社區成為兒童成長的沃土,城市的未來必將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