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青春力量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的發展與振興,2025年7月9日,重慶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稻香經愿“鄉村振興志愿服務團奔赴重慶南川鳴玉鎮,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在當地開展產業調研以及“直播助農拓銷路”等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為鄉村數字經濟注入青春活力。
躬身勞作,體驗農桑艱辛
為迅速了解當地生產,團隊成員們深入特色間種農田。農戶將玉米、大豆、桑樹間種,運用科學智慧,提高經濟效益。志愿者們積極投身除草勞作,迎著細雨,俯身彎腰,細心清除田間的雜草,親身體會到了農業生產的辛勞與不易。這不僅是一次體力勞動,更是一堂生動的農耕文化實踐課,志愿者們既能深刻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內涵,同時也對當地農業有了進一步的實際認知,為進一步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實踐基礎。
產業探訪,解碼振興引擎
在鳴玉鎮譚書記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們產業調研,實地參觀了鳴玉鎮的稻米菜油加工廠。譚書記為志愿者們詳細介紹了從原料篩選、智能化加工流程到品牌化市場營銷的全產業鏈運作模式,同時譚書記也袒露了目前“穩糖米”仍然面臨著品牌宣傳不到位以及缺少線上購買顧客等實際,這也讓經管學子們對鳴、玉鎮該如何立足資源優勢、延伸產業鏈條、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以驅動鄉村產業振興有了更加具象且深刻的思考。
問卷調查,精準把脈需求
為了更準確地把握產業發展中的挑戰及農戶的實際需求,志愿服務團隊深入田間地頭、農家院落,開展了詳盡的問卷調查,共收集到超過200份有效問卷。這些數據將為后續分析產業發展瓶頸、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方案提供堅實依據。志愿者們將基于調研結果,運用專業知識撰寫計劃書,為鳴玉鎮的產業振興貢獻智慧與力量。
直播帶貨,賦能文創出圈
團隊充分發揮新媒體營銷優勢,志愿者們在抖音平臺開設了專場直播,熱情介紹鳴玉鎮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直播過程中,志愿者們通過鏡頭展示與互動講解向大家全方位展現了賦有鳴玉鎮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觀看直播的觀眾也紛紛響應,熱情下單。這場直播有效擴大了鳴玉文創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成功促進了鄉村文化的傳播,為當地特色產業開辟了廣闊的線上市場空間。
創新推介,激活“云上”農耕
團隊聚焦鳴玉鎮桑田產業創新推出了的“我在溝溝有塊田”——云認養農田項目,并在抖音平臺進行了專場直播解讀。直播清晰闡釋了該項目“線上認養、線下托管、全程溯源、收獲直達”的運作模式,有效解答潛在用戶的疑問,極大提升了在線觀眾對這一助農惠農新模式的認知度和參與意愿,賦能農業項目。“云認養”模式吸引了大量網友關注,開播10分鐘內點贊量突破1萬,彈幕互動熱烈,充分展現了直播電商在助農增收中的顯著成效,也讓志愿者們深刻體會到青年行動與鄉村振興戰略的緊密聯系,進一步堅定了服務鄉村發展的信念。
今日“三下鄉”系列活動圓滿完成,成效顯著。團隊成員們在活動過程中不僅錘煉了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更在實踐中深化了對國情農情的認知。經管學子們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服務鄉村發展,助力振興內核;利用新媒體平臺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激活鄉村數字經濟潛力。經濟與管理學院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深化校地合作,為鳴玉鎮及更廣大鄉村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貢獻的經管方案與青春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