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懸壺送健康,月下拾遺潤民心
(通訊員: 鄒慧 周冬冬 羅易)7月1日,江西中醫藥大學“懸壺”樂愛社會實踐隊走進江西省樂平市洎陽街道天湖社區與扶搖社區,以義診和夜市的形式,將中醫服務與傳統文化送入百姓生活。
日間義診:指尖傳遞健康溫度 “你有哪里感覺不舒服嗎?”“醫生我感覺腰這里經常會痛。”在洎陽街道天湖社區的活動室,居民們陸陸續續前來問診。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三名專家為居民們提供中醫骨科、心血管內科和消化科等方面疾病的專業診療服務。“醫生,扎完針之后,現在我感覺好多了,腰那里沒那么痛了。”專家們運用望聞問切的方法進行診斷,并提供治療建議和針灸療法,耐心地回答居民們的疑問。與此同時,實踐隊員們為居民提供推拿、艾灸及血壓血糖檢測服務。揉、推、捏、按……隊員們根據居民反饋調整手法力度。在艾柱燃燒的溫熱與草香中,居民們酸痛感悄然消散。


“奶奶,這個動作的手勢是這樣的。”在戶外空地上,實踐隊員們手把手地教導居民們學習傳統功法八段錦和太極拳,細致地為居民們講解每個動作的要點,逐一進行示范。期間實踐隊員們還向居民們宣講中醫藥文化知識,帶領居民們認識中草藥。
夜間集市:月光照耀傳統技藝 夜幕降臨,實踐隊轉戰扶搖社區,以“月下拾遺·傳統集市”為主題,打造一場沉浸式的傳統文化體驗。集市分為五大攤位,每個角落都洋溢著歡聲笑語。


推拿艾灸攤前,隊員們手法嫻熟,“奶奶,這個力度可以嗎?”“爺爺,艾條離皮膚兩寸,溫熱不燙為宜。”溫熱的艾煙與輕柔的按摩,為居民卸下疲憊。紅臉的忠勇、黑臉的正直……贛劇臉譜繪畫攤位上,孩子們手持畫筆,小心翼翼地在面具上勾勒,傳統戲曲的魅力在筆尖流淌。燒箔畫制作區,金屬箔片在高溫下幻化成璀璨色彩,小朋友們屏息凝神,在實踐隊員的幫助下,制作出一幅幅精美的燒箔畫作品。


最熱鬧的當屬中藥字謎攤。“皇帝的寶馬——打一藥材”“酸甜苦辣咸”……居民們或低頭沉思,或熱烈討論。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居民們了解到了許多中藥的藥性和功效,增進了對中醫藥文化的認識和理解。集市尾聲的夢想交流會上,孩子們將寫滿心愿的便簽貼滿展板,那一張張色彩鮮明的便簽,承載著他們心中珍貴的夢想。

“我們希望中醫和傳統文化不僅是書本上的理論,更是能觸摸、能感受、能傳遞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