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下午,河南理工大學應急管理學院“紅魂尋根熔文脈,青衿躬行鑄新章”實踐團來到焦作陶三文化藝術園,對園區管理者宋安平老師和省級李封天目瓷燒制技藝傳承人、國家一級陶瓷產品設計師柯君麗老師進行了訪談,并參觀了柯君麗老師的藝術展廳。
宋安平老師介紹了園區的創建背景,其前身為焦作陶瓷三廠工業遺址,改造初衷是為了保護焦作非遺文化,尤其是當陽峪絞胎瓷等傳統技藝。園區通過政策扶持吸引傳承人入駐,并定期舉辦非遺主題活動,如絞胎瓷制作體驗和文化講座,有效提升了公眾對非遺的認知和興趣。柯君麗老師作為非遺傳承人,分享了她在園區內開展技藝傳承的經歷。她提到,園區提供的平臺讓天目瓷技藝得以展示和傳播,同時她也嘗試將現代設計融入傳統工藝,使作品更貼近當代生活。在柯君麗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參觀了她的藝術展廳,近距離觀賞了天目瓷的精美作品,深刻感受到傳統技藝的創新活力。柯君麗表示,非遺傳承需要與時俱進,但核心工藝的堅守仍是根本。
“當工業銹帶遇上文化薪火,老廠房里長出了新傳承。”此次訪談和參觀讓實踐團成員對焦作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創新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同時,實踐團將通過圖文報道等形式,讓更多青年關注“在堅守中創新,在傳承中發展”的非遺保護理念。陶三文化藝術園不僅保留了工業遺址的歷史記憶,更為非遺傳承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宋安平老師和柯君麗老師的努力,展現了傳統技藝在當代的生命力,也為非遺文化的未來指明了方向——在堅守中創新,在傳承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