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鄉村振興戰略號召,推動城鄉資源雙向流動,7月3日,重慶移通學院2025年暑期“三下鄉”紅研戎光.薪火信承鄉村振興促進團走進綦江區安穩鎮羊角村,以專業所長賦能鄉村發展。當日,促進團與安穩鎮羊角村黨總支副書記何營發展開務實座談,雙方圍繞紅色文化傳承、教育幫扶、非遺創新等議題達成多項合作共識,為為期一周的實踐活動搭建起系統化服務框架。
促進團抵達當日下午,與安穩鎮羊角村副書記展開深度座談。副書記對促進團的到來致以熱烈歡迎,強調促進團帶來的宣傳推廣資源對鄉村品牌建設的重要意義,這與上午安穩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統戰委員許露在活動開幕式上“以青年力量激活鄉村傳播鏈路”的觀點形成呼應。座談中,副書記詳細了解促進團行程安排,就人員駐留周期、每日活動規劃等細節進行協調,為后續資源調配與工作對接奠定基礎。
圖為老師與羊角村副書記進行深度協談。牟浩源 供圖
在需求對接環節,促進團圍繞紅色文化傳承、教育幫扶、文化創意等方向提出具體協作訴求,均獲副書記積極響應。針對“重走長征路”主題活動,促進團希望獲取長征歷史素材并由專人陪同前往紅色點位進行直播宣傳。副書記當即協調當地黨史研究專員全程隨隊,計劃結合實地場景挖掘“紅軍在綦江”的歷史細節,通過直播鏡頭向公眾展現長征精神的當代詮釋。
在紅色人物訪談板塊,促進團擬對鎮上老黨員與退伍軍人進行深度采訪,以口述史形式留存紅色記憶。副書記承諾依托村黨支部資源,篩選具有典型經歷的訪談對象,并完成前期聯絡與背景資料整理,確保采訪內容兼具歷史厚度與情感溫度。這些親歷者的故事將被制作成系列短視頻,用于線上紅色文化傳播。
教育幫扶方面,促進團計劃在當地小學開展“趣味課堂+素質拓展”志愿服務。為保障活動與教學安排無縫銜接,副書記現場對接學校教務處,根據學生年齡層次定制課程表,擬開設科學實驗演示、紅色故事繪本課、戶外團隊協作訓練等特色內容,旨在通過沉浸式教育拓寬鄉村兒童視野。
文化創意項目中,促進團以當地羊肉湯文化為原型創作話劇,力求通過藝術形式呈現地域飲食文化精髓。副書記表示將協助聯系羊肉湯非遺傳承人及老字號店主,為劇本創作提供工藝細節、匠人故事等真實素材,并協調村文化廣場作為排練與展演場地,推動文藝作品與鄉村旅游場景深度融合。
物資保障層面,針對促進團提出的桌椅、音響設備等需求,村里迅速調配黨群服務中心閑置物資,并建立“需求即時響應”機制,由村委專人對接后續物料補充事宜。這種高效協同的工作模式,為實踐活動的有序開展提供了堅實支持撐。
圖為志愿者搬凳子。張洋 供圖
此次校地對接會議不僅明確了促進團“紅色文化活化、教育資源輸送、本土文化創新”三大工作主線,更展現出基層政府對青年實踐力量的高度認可。此次校地對接會議,不僅明確了促進團“紅色文化活化、教育資源輸送、本土文化創新”的三大工作主線,更彰顯了基層政府對青年實踐力量的高度認可與大力支持。重慶移通學院“三下鄉”團隊將充分發揮院校在數字媒體、藝術創作、志愿服務等方面的專業優勢,持續推進“重走長征路”實景直播、紅色人物紀錄片拍攝、鄉村兒童夏令營、羊肉湯文化話劇展演等系列活動。通過“項目化運作、品牌化傳播”的創新模式,將理論知識與鄉村實踐相結合,為羊角村的文化振興、教育發展與產業升級注入青春動能,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落地生根,在羊角村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書寫校地協同、共繪振興藍圖的青春華章。(通訊員 李欣 趙秉楠 張臍方)
圖為志愿者與安穩鎮羊角村黨總支副書記何營發合照。牟浩源 供圖